【三國志】 卷一 魏志 武帝紀 第一ついでに言うと、継嗣の曹丕も薄葬の信奉者で ある
撰者 : 西晉(晋)朝 陳壽(寿)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春正月 至洛陽 權擊斬羽 傳其首
庚子 王崩于洛陽 年六十六
世語曰 太祖自漢中至洛陽 起建始殿 伐濯龍祠而樹血出
曹瞞傳曰 王使工蘇越徙美梨 掘之根傷盡出血
越白狀 王躬自視而惡之 以爲不祥 還遂寢疾
遺令曰
天下尚未安定 未得遵古也 葬畢皆除服
其将兵屯戍者 皆不得離屯部
有司各率乃職
斂以時服 無藏金玉珍寶
諡曰武王 二月丁卯 葬高陵
魏書曰 太祖自統御海內 芟夷羣醜 其行軍用師 大較依孫吳之法 而因事設奇 譎敵制勝 變化如神
自作兵書十萬餘言 諸將征伐 皆以新書從事
臨事又手爲節度 從令者克捷 違教者負敗
與虜對陳 意思安閒 如不欲戰 然及至決機乘勝 氣勢盈溢 故每戰必克 軍無幸勝
知人善察 難眩以偽 拔于禁 樂進於行陳之間 取張遼 徐晃於亡虜之內 皆佐命立功 列爲名將
其餘拔出細微 登爲牧守者 不可勝數
是以剏造大業 文武並施 御軍三十餘年 手不捨書 晝則講武策 夜則思經傳 登高必賦 及造新詩 被之管絃 皆成樂章
才力絕人 手射飛鳥 躬禽猛獸 嘗于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
及造作宮室 繕治器械 無不爲之法則 皆盡其意
雅性節儉 不好華麗 後宮衣不錦繡 侍御履不二采 帷帳屏風 壞則補納 茵蓐取溫 無有緣飾
攻城拔邑 得美麗之物 則悉以賜有功 勳勞宜賞 不吝千金 無功望施 分毫不與 四方獻御 與羣下共之
常以送終之制 襲稱之數 繁而無益 俗又過之 故預自制終亡衣服 四篋而已
傅子曰 太祖愍嫁取之奢僭 公女適人 皆以皁帳 從婢不過十人
張華博物志曰 漢世安平崔瑗 瑗子寔 弘農張芝 芝弟昶並善草書 而太祖亞之
桓譚 蔡邕善音樂 馮翊山子道 王九真 郭凱等善圍棊 太祖皆與埒能
又好養性法 亦解方藥 招引方術之士 廬江左慈 譙郡華佗 甘陵甘始 陽城郄儉無不畢至 又習啖野葛至一尺 亦得少多飲鴆酒
傅子曰 漢末王公 多委王服 以幅巾爲雅 是以袁紹崔豹(鈞の誤か)之徒 雖爲將帥 皆著縑巾
魏太祖以天下凶荒 資財乏匱 擬古皮弁 裁縑帛以爲帢 合于簡易隨時之義 以色別其貴賤 于今施行 可謂軍容 非國容也
曹瞞傳曰 太祖爲人佻易無威重 好音樂 倡優在側 常以日達夕
被服輕綃 身自佩小鞶囊 以盛手巾細物 時或冠帢帽以見賓客
每與人談論 戲弄言誦 盡無所隱 及歡悅大笑 至以頭沒杯案中 肴膳皆沾汙巾幘 其輕易如此
然持法峻刻 諸將有計畫勝出己者 隨以法誅之 及故人舊怨 亦皆無餘
其所刑殺 輒對之垂涕嗟痛之 終無所活
初袁忠爲沛相 嘗欲以法治太祖 沛國桓邵亦輕之 及在兗州 陳留邊讓言議頗侵太祖 太祖殺讓 族其家 忠 邵俱避難交州 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盡族之
桓邵得出首 拜謝於庭中 太祖謂曰
跪可解死邪
遂殺之
常出軍 行經麥中 令
士卒無敗麥 犯者死
騎士皆下馬 付麥以相持 於是太祖馬騰入麥中 勑主簿議罪
主簿對以春秋之義 罰不加於尊
太祖曰
制法而自犯之 何以帥下 然孤爲軍帥 不可自殺 請自刑
因援劍割髮以置地
又有幸姬常從晝寢 枕之臥 告之曰
須臾覺我
姬見太祖臥安 未卽寤 及自覺 棒殺之
常討賊 廩穀不足 私謂主者曰
如何
主者曰
可以小斛以足之
太祖曰
善
後軍中言太祖欺衆 太祖謂主者曰
特當借君死以厭衆 不然事不解
乃斬之 取首題徇曰
行小斛 盜官穀 斬之軍門
其酷虐變詐 皆此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