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 卷一下 光武帝本紀第一下
撰者 : 南朝劉氏宋朝 范曄
(建武 脱落か)(中元)二年(57年) 春正月辛未 初立北郊祀后土 東夷倭奴國王[註1]遣使奉獻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 依山島爲國

王字、
【後漢書】 卷五 安帝本紀第五
(永初元年)(107年)冬十月 倭國遣使奉獻倭國去樂浪萬二千里 男子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 見本傳

【後漢書】 卷八十五(一百十五) 列傳卷七十五 東夷傳
王制云 東方曰夷
夷者柢也 言仁而好生 萬物柢地而出事見風俗通
故天性柔順 易以道御 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
山海經曰 君子國衣冠帶劔 食獸 使二文虎 在旁
外國圖曰 去琅邪三萬里
山海經又曰 不死人在交脛東 其爲入黑色壽不死並在東方也
夷有九種竹書紀年曰 后芬卽位三年 九夷來御也 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竹書紀年曰 后泄二十一年 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后相卽位
二年 征黃夷
七年 于夷來賓
後少康卽位 方夷來賓也
故孔子欲居九夷也
昔堯命羲仲宅嵎夷 曰暘谷 蓋日之所出也
孔安國尙書注曰 東方之地曰嵎夷暘谷日之所出也
夏后氏太康失德 夷人始畔
太康 啓之子也 盤于游田十旬不反不恤人事 爲羿所逐也
自少康已後 世服王化 遂賓於王門 獻其樂舞
少康帝仲康之孫帝相之子也
竹書紀年曰 后發卽位元年 諸夷賓于王門 諸夷入舞
桀爲暴虐 諸夷內侵 殷湯革命 伐而定之
至于仲丁 藍夷作寇
仲丁殷太戊之于也 竹書紀年曰 仲丁卽位征于藍夷也
自是或服或畔 三百餘年
武乙衰敝 東夷寖盛 遂分遷淮,岱 漸居中土
武乙帝庚丁之子 無道爲革囊盛血 仰而射之命曰射天也
及武王滅紂 肅愼來獻石砮,楛矢
管,蔡畔周 乃招誘夷狄 周公征之 遂定東夷
尙書武王崩三監及淮夷畔 周公征之作大誥
又曰 成王旣伐管,叔蔡滅淮夷
康王之時 肅愼復至
後徐夷僭號 乃率九夷以伐宗周 西至河上
穆王畏其方熾 乃分東方諸侯 命徐偃王主之
偃王處潢池東 地方五百里 行仁義 陸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
穆王後得驥騄之乘 乃使造父御以吿楚 令伐徐 一日而至
於是楚文王大舉兵而滅之
偃王仁而無權 不忍鬥其人 故致於敗
乃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 百姓隨之者以萬數 因名其山爲徐山
厲王無道 淮夷入寇 王命虢仲征之 不克 宣王復命召公伐而平之
及幽王淫亂 四夷交侵 至齊桓修霸 攘而卻焉
及楚靈會申 亦來豫盟
後越遷琅邪 與共征戰 遂陵暴諸夏 侵滅小邦
秦幷六國 其淮,泗夷皆散爲民戶
陳涉起兵 天下崩潰 燕人衞滿避地朝鮮
前書曰 朝鮮王滿燕人
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眞番 朝鮮爲置吏築障
漢興屬 燕王盧綰反入匈奴滿亡命東走度浿水居秦故空地
稍役屬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在者王之都王險也[註]
因王其國
百有餘歲 武帝滅之 於是東夷始通上京
王莽篡位 貊人寇邊
前書 莽發高句麗兵當伐胡不欲行 郡縣彊迫之皆亡出塞因犯爲寇州,郡 歸咎於高句麗侯騶嚴尤奏言
貉人犯法 不從騶起 宜慰安之
建武之初 復來朝貢
時遼東太守祭肜 威讋北方 聲行海表 於是濊,貊,倭,韓萬里朝獻 故章,和已後 使聘流通
逮永初多難 始入寇鈔 桓,靈失政 漸滋蔓焉
自中興之後 四夷來賓 雖時有乖畔 而使驛不絕
劉攽曰 使驛不絕按郵驛中國可有之不可通於四夷 自前書皆言使譯 使卽使者 譯則人 故合作使譯 此書內有自作使驛處明 是後人不曉𡚶改之[註]
故國俗風土 可得略記
東夷率皆土著 憙飲酒歌舞 或冠弁衣錦 器用俎豆
所謂中國失禮 求之四夷者也
左傳曰 仲尼學官名於郯 子旣而吿人曰
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信也
凡蠻,夷,戎,狄總名四夷者 猶公,侯,伯,子,男皆號諸侯云






【後漢書】 卷八十五(一百十五) 列傳卷七十五 東夷傳 倭傳註2:
倭在韓東南大海中 依山㠀爲居 凡百餘國
自武帝滅朝鮮 使驛劉攽曰 使驛按當作譯說已見上通於漢者三十許國 國皆稱王 丗丗傳統 其大倭王居邪馬臺國按今名邪摩惟音之訛反[註2]
樂浪郡徼 去其國萬二千里 去其西北界拘邪韓國七千餘里
其地大較在會𥡴東冶之東 與朱崖,儋耳相近 故其法俗多同
土冝(宜は誤か)禾稻 麻紵 蠶桑 知織績爲縑布
出白珠靑玉 其山有丹土(土字は次行行頭か)
氣溫腝 冬夏生菜茹
無牛馬虎豹羊鵲鵲或作雞
其兵有矛 楯 木弓 竹矢或以骨爲鏃
男子皆黥面文身 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
其男衣皆横幅結束相連
女人被髮屈紒 衣如單被 貫頭而著之 並以丹朱坋身說文曰 坋 塵也 音蒲頓反
如中國之用粉也
有城柵屋室
父母兄弟異處 唯會同男女無別
飮食以手而用籩豆
俗皆徒跣 以蹲踞爲恭敬
人性嗜酒
多壽考 至百餘歲者甚眾
國多女子 大人皆有四五妻 其餘或兩或三 女人不𠉰不妒
又俗不盜竊 少爭訟 犯法者沒其妻子 重者滅其門族
其死停喪十餘日 家人哭泣 不進酒食 而等類就歌舞爲樂
灼骨以卜 用決吉凶
行來度海 令一人不櫛沐不食肉不近婦人 名曰持衰
若在塗吉利 則雇以財物 如病疾遭害 以爲持衰不謹 便共殺之
建武中元二年(西暦57年) 倭奴國奉貢朝賀 使人自稱大夫 倭國之極南界也 光武賜以印綬
安帝永初元年(西暦107年) 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 願請見
桓,靈閒 倭國大亂 更相攻伐 歷年無主
有一女子名曰卑彌呼 年長不嫁 事鬼神道 能以妖惑眾 於是共立爲王
侍婢千人 少有見者 唯有男子一人給飮食傳辭語 居處宮室樓觀城柵 皆持兵守衞 法俗嚴峻
自女王國東 度海千餘里 至拘奴國 雖皆倭種 而不屬女王
自女王國南四千餘里至朱儒國 人長三,四尺
自朱儒東南 行舩一年 至裸國,黑齒國 使驛所傳極於此矣
會𥡴海外有東鯷人鯷音 達奚反 分爲二十餘國
又有夷洲及澶洲
傳言 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事見史記
求蓬萊神仙不得 徐福畏誅不敢還 遂止此洲 丗丗相承有數萬家
人民時至會𥡴市
會𥡴東冶縣人有入海行遭風 流移至澶洲者 所在絕遠 不可往來
沈瑩 臨海水土志曰
夷洲在臨海東南 去郡二千里 土地無霜雪 草木不死 四面是山谿
人皆髡髮穿耳 女人不穿耳
土地饒沃 旣生五穀 又多魚肉
有犬尾短如麕尾狀
此夷舅姑子婦臥息共一大牀 略不相避
地有銅鐵 唯用鹿格爲矛以戰鬬 摩礪靑石以作弓矢
取生魚肉雜貯大瓦器中 以鹽鹵之 歷月所(餘の誤か)日乃啖食之 以爲上肴也
論曰 昔箕子違衰殷之運 避地朝鮮
始其國俗未有聞也 及施八條之約 使人知禁 遂乃邑無淫盜門不夜扃扃 關也 回頑薄之俗 就寬略之法 行數百千年 故東夷通以柔謹爲風 異乎三方者也
苟政之所暢 則道義存焉
仲尼懷憤 以爲九夷可居 或疑其陋
子曰 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亦徒有以焉爾
其後遂通接商賈 漸交上國 而燕人衞滿擾雜其風擾 亂也 於是從而澆異焉
老子曰 法令滋章 盜賊多有
若箕子之省𥳑文條而用信義 其得聖賢作法之原矣
贊曰 宅是嵎夷 曰乃暘谷
巢山潛海 厥區九族
嬴末紛亂 燕人違難謂衞滿也 雜華澆本 遂通有漢衞滿入朝鮮旣雜華夏之風又澆薄其本化以至通於漢也 眇眇偏譯 或從或畔偏 遠也
反字 は 也字 の誤か
或いは 案今名邪摩惟音之訛也 か
邪摩惟 は 邪摩推 か それとも 邪摩堆 か





